版權所有:鞍山雛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沈陽 遼ICP備18013791號-1
低空旅游興起 通航產業迎來“破冰之旅”
蒼穹深邃,引人遐思。古人對藍天的癡迷由來已久,歷代都有人研究如何“上天”??上Ъ夹g發展遇到瓶頸,一直未有重大突破,遠遠無法滿足古人日益增長的“上天”需求。從李白“欲上青天攬明月”到蘇東坡“我欲乘風歸去”,“扶搖直上九萬里”漸漸成為古人念念不忘的“小目標”。那么多人都要“上天”,只能依靠想象了。于是,神話傳說便成了古人“上天”的佳徑。
與古人相比,現代人“上天”變得愈發容易。從100多年前萊特兄弟的成功試飛到今天遍布全球的民航網絡,“上天”已經成了輕而易舉的事情。隨著低空旅游的興起,通航產業也迎來了“破冰之旅”,航空熱帶來了極高的產業效益,一條新的產業鏈正在中國形成。
“上天”已成為常態化旅游項目
“透過直升機舷窗,金黃的胡楊林、蜿蜒的塔里木河、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盡收眼底,借空中之眼俯瞰壯美胡楊林,真是太美了……”來自廣東的游客張彥在直升機上激動地說。11月6日,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阿拉干自駕車營地,一架小型直升機搭載著游客在胡楊林上空飛行,開啟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“通航+旅游”的新時代。
低空旅游本質上屬于“旅游+”的范疇。國內低空旅游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的北京八達嶺長城游覽,但未建立固定業務模式。前些年,由于大眾消費理念未樹立、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、通航市場整體熱度不高等,國內低空旅游一直不溫不火,產業市場一直處于緩慢開發狀態。
近年來,伴隨著我國通航業的發展、各種利好政策的出臺和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,低空旅游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。早在2000年,甘肅省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就推出了直升機、動力懸掛滑翔機等空中游覽娛樂飛行項目。2015年,新疆地區也開通了富蘊—喀納斯首條低空旅游航線。在收到良好的市場效果后,新疆地區又先后開通了石河子—那拉提、克拉瑪依—博樂、克拉瑪依—魔鬼城等多條低空游航線。如今,低空旅游已成為常態化旅游項目,借通航產業發展的東風,低空旅游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出現。
低空旅游打開通航產業大門
由于歷史原因,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局限在傳統的工農業市場上,社會服務市場和消費類市場沒有得到重視。2015年,我國通用航空飛行主要集中在執照培訓(占69%)、農林與工業航空(合占22%)領域,體現了通用飛機的生產工具屬性;代表社會服務的公務航空僅為6%。而真正體現消費類市場的“其他”項僅為3%。在我國的消費類飛行與作業飛行之間,存在一定的斷層。低空旅游市場的崛起,恰好彌合了我國通航產業的斷層。低空旅游具有極高的產業效益,是現有通航產業基礎條件下打開消費市場的突破口。
隨著國民消費意識的逐漸樹立、低空旅游產品的豐富、低空旅游飛行服務的升級、安全監管的優化以及通航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與經營成本降低,各地相繼建立健全城市—低空—景區互動發展模式,產業消費市場將進入飛速發展階段。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預測,2020年全國百強旅游景區游客數量將達到8.34億人次,其中適宜低空旅游的自然型景區游客約占50%以上,低空旅游潛在游客或將達到4.2億人次,有望形成585億元的市場規模。按照國家有關規劃,到2020年,我國將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,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、重要體育產業基地所在地建設通用機場,將覆蓋50%以上的5A級旅游景區。
作為新興旅游產品,低空旅游已被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旅游產品。乘坐低空飛行器俯瞰大地欣賞美景將成為青年最喜歡、最時尚的一種旅游方式,完美地契合消費升級需求,有力地促進旅游消費。低空旅游是將通用航空與旅游有機結合起來的跨界融合新產品,在傳統景區向全域旅游發展過程中可有效填補旅游市場的空白,最大限度地滿足高層次旅游群體的需求。
低空旅游直接推動的或許是國內航空熱,而間接推動的則是通用航空產業的“破冰之旅”。隨著低空空域的開放,從通用飛機硬件維修、管理人才培訓、飛行員培養,到運營基地建設、低空旅游市場開發,低空旅游正在逐步打開通航產業的大門。
為通航插上飛翔的翅膀
由于通用飛機等固定資產支出和運營成本高企,乘客單座成本較高,低空旅游產品定價較高。國內多數城市或景區的空中游覽項目一般時長在10分鐘~15分鐘,基本定價為1000元左右,“上天”的性價比超出了大眾的消費預期。對目前消費觀念較保守的國人來說,低空旅游還是一種奢侈品或探險類活動,尚需要一個長期市場培育。
此外,發展低空旅游還須考慮商業模式的創新。從國外情況來看,以低空旅游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很難實現盈利。國情狀況尤甚,多地的空中游覽市場難以支撐一家通航企業運營。目前幾家有特色的企業,如三亞亞龍、四川駝峰等大都采用多元業務運營模式,比較常見的是“低空旅游+飛行培訓”模式。通過開發價格親民的空中游覽產品,集聚人氣,以點帶面,再開展私商照培訓、短途運輸、包機、農林作業等,可持續的運營模式逐漸建立起來。
總體而言,我國各地要結合本地通用航空產業基礎與旅游資源優勢,理性制定與實施可持續的低空旅游發展戰略,通過整合資源、補齊短板與持續創新,找準切入點與提升核心競爭力,逐步發展低空旅游產業鏈式集群,積極引領低空旅游高質量發展,讓“上天”成為人人都能體驗的項目。
來源:《中國民航報》記者郭子超